欢迎来到金年会 | 首页

景区概况 主题活动 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金年会app下载官网 行程推荐 金年会 门票与餐饮预定 旅游投诉 旅游谘询
目前金年会景区最大限量为每天1000人,超过最大量当日不再接待游客。

  近日ღ✿✿,国家林草局ღ✿✿、财政部ღ✿✿、自然资源部ღ✿✿、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ღ✿✿,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ღ✿✿,确定了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目标ღ✿✿、空间布局ღ✿✿、创建设立ღ✿✿、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等内容ღ✿✿。

  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更好推动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建设?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ღ✿✿。

  据介绍ღ✿✿,《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ღ✿✿、国家代表性ღ✿✿、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ღ✿✿,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ღ✿✿、完整性保护ღ✿✿,维护国家生态安全ღ✿✿,为建设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筑牢生态根基ღ✿✿。

  为什么说我国的国家公园体系是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表示ღ✿✿,中国国家公园保护规模最大ღ✿✿、保护生态类型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ღ✿✿,且惠及面最广ღ✿✿。

  在空间布局上ღ✿✿,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ღ✿✿,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ღ✿✿,其中陆域面积约99万平方公里福利档福利档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ღ✿✿、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ღ✿✿。充分衔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生态工程ღ✿✿,其中ღ✿✿,青藏高原布局13个候选区ღ✿✿,形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ღ✿✿,占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的70%ღ✿✿;长江流域布局11个候选区ღ✿✿,黄河流域布局9个候选区福利档ღ✿✿。全部建成后ღ✿✿,中国国家公园保护面积的总规模将居世界第一深度旅游ღ✿✿。

  《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覆盖了森林ღ✿✿、草原福利档ღ✿✿、湿地ღ✿✿、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ღ✿✿,以及自然景观ღ✿✿、自然遗产ღ✿✿、生物多样性等最富集区域ღ✿✿,共涉及现有自然保护地700多个ღ✿✿,10项世界自然遗产ღ✿✿、2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ღ✿✿、19处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ღ✿✿;分布着50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和2.9万多种高等植物ღ✿✿,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ღ✿✿。

  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直接涉及28个省份ღ✿✿,全社会将共同参与国家公园建设ღ✿✿,通过特许经营ღ✿✿、志愿服务ღ✿✿、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形式吸纳原住居民ღ✿✿、社会公众ღ✿✿,直接加入国家公园的保护建设管理中ღ✿✿,共享国家公园带来的生态福祉ღ✿✿。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表示ღ✿✿:“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ღ✿✿,其空间布局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ღ✿✿。国家公园候选区的遴选经历了一个科学评估ღ✿✿、分区筛选和对标确认的过程ღ✿✿。”

  在国家公园布局研究中ღ✿✿,首先建立了生态系统重要性ღ✿✿、珍稀濒危物种代表性以及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独特性的评价方法ღ✿✿;识别了我国重要生态系统金年会ღ✿✿、代表性的珍稀濒危物种以及独特的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的集中分布区ღ✿✿,明确了我国需要进行严格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ღ✿✿。

  同时ღ✿✿,以我国自然气候ღ✿✿、地形与植被类型空间分异规律为基础ღ✿✿,将具有相似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过程的自然区域划为同一自然生态地理区ღ✿✿,全国共划分为4个生态大区39个自然生态地理区ღ✿✿;在此基础上ღ✿✿,从生态重要性ღ✿✿、生态脆弱性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ღ✿✿、保护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ღ✿✿,将生态功能极为重要ღ✿✿、生态系统极为脆弱ღ✿✿、急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作为极重要自然保护关键区域ღ✿✿,陆域面积大约192万平方公里ღ✿✿、海域面积大约30万平方公里ღ✿✿,规划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系统保护金年会app下载官网ღ✿✿。

  按照《国家公园设立规范》提出的国家代表性ღ✿✿、生态重要性ღ✿✿、管理可行性三大准入条件和9项认定指标ღ✿✿,从各自然生态地理区中遴选出了49个需要严格保护的自然生态空间作为国家公园候选区ღ✿✿。

  “在编制《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过程中ღ✿✿,经历了多轮专家论证ღ✿✿、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及第三方评估等严格程序ღ✿✿。同时ღ✿✿,征求了科研机构ღ✿✿、大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ღ✿✿,非政府组织以及全国人大代表ღ✿✿、政协委员等社会各方面意见ღ✿✿,并结合2021年2月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开展的‘选出你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公园’大众网络投票结果ღ✿✿,进行了修改完善ღ✿✿。可以说整个编制过程既充分体现了研究的科学性ღ✿✿、布局的系统性ღ✿✿,也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性ღ✿✿。”欧阳志云说ღ✿✿。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郭瑾珑介绍ღ✿✿:“国家公园汇集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ღ✿✿、自然景观最独特ღ✿✿、自然遗产最精华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ღ✿✿。因此ღ✿✿,更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ღ✿✿,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ღ✿✿、保护好ღ✿✿。”

  如何保护?郭瑾珑表示ღ✿✿,一是强化保护地人类活动监管ღ✿✿,充分发挥遥感监测的“千里眼”作用ღ✿✿。从2018年开始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ღ✿✿,持续对试点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人类活动情况开展监测福利档ღ✿✿,减少人类活动对保护地生态环境的影响ღ✿✿。截至2021年底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完成率达到94.7%ღ✿✿,其中17个省份高于95%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ღ✿✿。二是严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福利档ღ✿✿。近年来ღ✿✿,通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ღ✿✿、生态环保综合执法ღ✿✿,查处了一批影响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问题福利档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ღ✿✿。三是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ღ✿✿,持续完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体系ღ✿✿、提升监管能力ღ✿✿。

  谈及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ღ✿✿,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孙雪东表示ღ✿✿:“《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ღ✿✿,是国家公园建设的根本遵循国家公园ღ✿✿。ღ✿✿。”孙雪东介绍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ღ✿✿,通过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与《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的紧密衔接ღ✿✿,明确了国家公园ღ✿✿、自然保护地ღ✿✿、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对应关系ღ✿✿,首次实现了所有国土空间统一规划和统一用途管制ღ✿✿。(记者 李晓晴)